166 lines
2.2 KiB
Markdown
166 lines
2.2 KiB
Markdown
# 丹参合剂
|
||
|
||
## 出处
|
||
|
||
《新医药学杂志》1975年第1期
|
||
|
||
## 药物组成
|
||
|
||
- 丹参
|
||
- 当归
|
||
- 桃仁
|
||
- 郁金
|
||
- 金银花
|
||
- 香附
|
||
- 陈皮
|
||
- 败酱草
|
||
- 茵陈
|
||
- 甘草
|
||
- 大枣
|
||
|
||
## 功能与主治
|
||
|
||
活血祛瘀,清热解毒,疏肝利胆。
|
||
|
||
---
|
||
|
||
# 益胆丸
|
||
|
||
## 出处
|
||
|
||
合肥市中药制药厂
|
||
|
||
## 药物组成
|
||
|
||
- 郁金 120克
|
||
- 玄参 100克
|
||
- 滑石粉 100克
|
||
- 明矾 100克
|
||
- 金银花 100克
|
||
- 火硝 210克
|
||
- 甘草 60克
|
||
|
||
## 功能与主治
|
||
|
||
行气散结,排石通淋。用于胆结石,肾结石,膀胱结石,尿道结石,阻塞性黄疸及肾炎,胆囊炎等。
|
||
|
||
---
|
||
|
||
# 利胆退黄汤
|
||
|
||
## 出处
|
||
|
||
熊寥生经验方
|
||
|
||
## 药物组成
|
||
|
||
- 茵陈 30克
|
||
- 败酱草 30克
|
||
- 板蓝根 30克
|
||
- 玉米须 30克
|
||
- 金钱草 60克
|
||
- 郁金 12克
|
||
- 栀子 10克
|
||
|
||
## 功能与主治
|
||
|
||
清热利湿,利胆疏肝。
|
||
|
||
---
|
||
|
||
# 郁金黄芪灵芝饮
|
||
|
||
## 出处
|
||
|
||
《本草纲目方药精选》
|
||
|
||
## 药物组成
|
||
|
||
- 郁金 10克
|
||
- 黄芪 25克
|
||
- 灵芝 12克
|
||
- 茯苓 12克
|
||
- 茶叶 6克
|
||
|
||
## 功能与主治
|
||
|
||
行气化瘀,清心解郁,利胆退黄。
|
||
|
||
---
|
||
|
||
# 清胆汤
|
||
|
||
## 出处
|
||
|
||
《急腹症方药新解》
|
||
|
||
## 药物组成
|
||
|
||
- 柴胡 15克
|
||
- 黄芩 15克
|
||
- 栀子 15克
|
||
- 郁金 15克
|
||
- 枳壳 15克
|
||
- 大黄 15克(后下)
|
||
- 金银花 25克
|
||
- 茵陈 25克
|
||
- 金钱草 25克
|
||
- 黄连 10克
|
||
- 芒硝 10克(冲服)
|
||
|
||
## 功能与主治
|
||
|
||
理气开郁,利胆止痛,通里下热。
|
||
|
||
---
|
||
|
||
# 利胆排石片
|
||
|
||
## 出处
|
||
|
||
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
|
||
|
||
## 药物组成
|
||
|
||
- 金钱草 250克
|
||
- 茵陈 250克
|
||
- 黄芩 75克
|
||
- 木香 75克
|
||
- 郁金 75克
|
||
- 大黄 125克
|
||
- 槟榔 125克
|
||
- 麸炒枳实 50克
|
||
- 芒硝 25克
|
||
- 姜厚朴 50克
|
||
|
||
## 功能与主治
|
||
|
||
清热利湿,利胆排石;疏肝解郁,利胆行气。
|
||
|
||
---
|
||
|
||
# 急肝退黄胶囊
|
||
|
||
## 出处
|
||
|
||
卫生部颁药品标准《中药成方制剂》第二册
|
||
|
||
## 药物组成
|
||
|
||
- 茵陈 250克
|
||
- 黄柏 94克
|
||
- 板蓝根 94克
|
||
- 白茅根 94克
|
||
- 苍术 94克
|
||
- 郁金 94克
|
||
- 秦艽 94克
|
||
- 蒲公英 94克
|
||
- 车前草 94克
|
||
- 黄芩 94克
|
||
- 麦芽 313克
|
||
- 大黄 63克
|
||
- 栀子 63克
|
||
|
||
## 功能与主治
|
||
|
||
清肝利胆,退黄除湿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。 |